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連接個體與社會的橋梁,“天下之本在國,國家之本在家”,國家的文明傳承,需要一個個家庭正能量的匯聚。習近平總書記說:“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span>
家風家教是中華民族的豐富涵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微觀載體。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風家教中的精華,傳播優秀家庭的治家育人經驗與智慧,傳承良好家風,營造清正廉潔氛圍,公司將從本期開始連載公司“廉潔好家風”主題征文優秀文章,與大家一同品讀優秀家風家教故事,在良好的家教家風中汲取道德的給養,讓家國情懷在家教家風中延續傳承、香飄萬家。
父親的書
“Adults have already adjusted their emotions to silent mode”這句話前些時候在網上掀起一陣風波,意思是成年人早把情緒調成了“靜音模式”。我也曾思考過,是否我也沉淪于“靜音模式”呢?仿佛成年之后,再也沒有給過爸媽一個擁抱,再也沒有吻過父親的臉頰。在人生的地圖上,我很認真地辨識、奔跑,一路走,一路辜負,一路點燃希望,一路追尋。卻忘了,就再也沒有去表達愛了。暮色之下,所有的人都是灰色的,時光流逝,所有的故事都是蒼白的。生活,是一萬次的心跳呼吸,也是一萬次的低頭嘆息。
畢竟成年了,在我的想法里,成年人就該堅強,就該獨立,就該舍小家為大家。偶爾聽朋友說想爸媽了,想家了,我都覺得這不是一個成年男人該有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媽媽給我打電話說:“你爸爸早上在床邊流眼淚,說想你了?!敝牢耶敃r的第一反應么?“喲!至于嗎?你這大老爺們,還玻璃心呢!”但是我還是回家了,那個下午,我永遠記得,老爸坐在門前手杵著下巴,雖然依舊虎背熊腰,但腰板沒有以前直了,頭發也沒以前挺了。似乎聽到我的腳步,他抬起頭望著我說“爸爸沒有媽媽了”。
“爸爸沒有媽媽了”,這句話在表達什么?悲傷?軟弱?求呵護?我從來沒想過“爸爸沒有媽媽了”是一種怎樣的感受。我發現這個在我印象中無堅不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間老了?!鞍职譀]有媽媽了”表達的不是悲傷,也不是軟弱,而是不舍、濃濃的依戀。父親在奶奶的靈柩前守了一夜又一夜,一天又一天,從每個親戚都勸導父親休息,到每個親戚都不忍心喊父親休息,這是一種怎樣的經歷??!父親說:“這一生我很敬重你奶奶,很愛她,但是我真的真的舍不得她??!”
在那一刻,我才意識到,父母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我,而且他們后半輩子,能夠依賴的也只有我,我得孝敬他們、陪他們,把我所有的愛都給他們,就像他們一直對我那樣,我要讓爸媽知道,即使你們沒有媽媽了,你們還有我?,F在我有空就會回家,愛父母絕對不是把錢給父母,讓他們獨自去面對生活,而應該是,我們分享他們快樂的生活,我們陪伴他們坎坷的生活。
去年,父親生病了,在醫院做手術,我得知后立馬請假到醫院。手術期間我忙里忙外,把所有手續都安排好了。那段時間我工作確實很忙,我想把這些手續辦完就回到工作崗位。在我準備和父親告別的時候,母親剛好去給父親接水,兩個大男人氣氛突然安靜。父親說:“生活很累嗎?”我敷衍了一句:“還行?!彼稍诓〈采峡粗旎ò逭f:“你沒有小時候那么活潑了?!蹦鞘且环N失望,還是一種無奈,還是所謂的我已經長大了?我清晰地記得,我每一次生病或者生活遇到坎坷,爸媽都是第一個安慰我并陪我度過難關的人。如今年歲已不再,父母兩鬢已斑白,而我似乎走得越來越遠,離父母也越來越遠。望著父親,我咧嘴一笑“老爸,我告訴你,你可別說出去,我在假裝成熟?!狈畔乱呀浾砗玫陌?,突然發現生活有時候就是那么容易滿足,滿足于陪伴,滿足于愛。我全程陪同父親,從入院到出院,這期間,我發現父親笑得比往常都多。所以,現在我每次在跟父母分別的時候,我都會緊緊地摟住他們的肩膀一起出門??赡芟襁@種事,對于我們大多數的中國父母來講,一開始都是拒絕的,但是請相信我,只要你堅持去做,你用力地把他們摟過來,慢慢的他們就會習慣?,F在,我走的時候,父親會自然地走到我邊上,我就會摟住他的肩膀。這樣他們就會知道,你在表達愛。
父親用一生的經歷譜寫了一本不算激昂,滿是平淡樸實的書,記錄著一個個故事,關于獨立、關于信仰、關于愛。時過境遷,如今我也身為人父,我接過父親的書,仔細研讀,深刻領悟,結合時代特色,再一次傳承給我的孩子,化作一座燈塔,照亮我孩子前行的路。孩子生日的時候,我給她寫了一封信:我希望你哭得最透徹,笑得最燦爛,想得最深刻,藏不住秘密,藏不住憂傷,也藏不住愛家的喜悅,藏不住別離的彷徨……
我相信這本父親譜寫的書會一代代地傳承下去,這本書叫“家風”。
致上校的一封信
親愛的上校先生:
近來還好嗎?由于時空限制,咱們爺倆兒只能以書信的方式寄情了。距離您離開我和老詹同志(我母親)已經兩年五個月零五天了。在這近三年的時光里,我有千言萬語想要同您講。
2018年2月26日,響應組織的號召,您帶上簡單的行李,告別妻女,懷揣著領導的囑托踏上了昭通鎮雄這片陌生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加入了貧困山區扶貧攻堅工作的隊伍。聽說鎮雄民風彪悍,一開始,我跟老詹是反對的,內心充滿焦慮,擔心您的安危。您為了說服老詹和我,專門找我談了一次心,末了問道:“丫頭,你也是一名黨員,祖國若是需要你,你會怎么做?我是一名軍人,雖褪去軍裝,但我一刻也沒有忘記過自己的使命和諾言‘若有戰,召必回!’脫貧攻堅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幾句話狠狠地戳醒了我,羞愧之感頓生。最終,老詹同志和我選擇了理解和支持,送您踏上“征程”。
歷經11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了您此行“掛包幫、轉走訪”的扶貧聯系地點——鎮雄縣雨河鎮的龍井村。雨河鎮人民政府鎮長郭登文早已安排好晚飯等待,“歡迎云天化的同志來我們這里扶貧,條件太差,辛苦你們了……”。您說郭鎮長樸實濃重的當地方言溫暖了您的心窩,再看看這綿延起伏的大山,激發了您扎根雨河認真做事的信心和決心,自此翻開了您扶貧攻堅的新篇章。
龍井村位于鎮雄縣城東北部50公里的大山深處,東經105°北緯27°,最高海拔1416米,年平均氣溫14.8℃,這里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氣候立體,冬長夏短、春遲秋早,屬于典型的高寒山區。人口1078戶5170人,其中“建黨立卡戶”276戶1560人,“低保戶”440戶591人,孤兒5人,無人撫養孩子2人,貧困發生率29.9%;人均耕種面積1.1畝且全是坡地,不能連片種植,產量偏低,由于沒有產業支撐,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這里的苗、彝、漢族人民群眾長期生活在貧困線上,外出打工便成為了最快捷、最有效的脫貧路徑。為了幫助這里的貧困戶早日脫困,您不吝余力地奔走在各村各戶,把這里當作了自己的家鄉來建設。
2018年11月20日,老詹同志因急性腎結石進了醫院,我沒有告訴您。為了不讓您著急分心,我把醫院、單位和家連成了一個三角形,不停來回地轉,直至老詹康復。一個月后,由于生活作息不規律和身體原因,我也進了醫院,拿著“胃竇斑片狀出血”的報告單坐在醫院冰冷的椅子上,我在想:“要是您在,我是不是會輕松一點兒?要是您在,是不是家里就會好一點兒……”濃濃的思念涌上心頭。
2019年5月23日,老詹同志帶著您愛吃的小食奔上了探親之路,本應家人團聚歡喜,卻遭遇了強烈地震,您和老詹都跑了出來,在忐忑不安中撥通電話確認對方安全后才放心,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卻陷入無盡的擔憂。
2019年7月20日暑期,您帶領工作隊隊員聯合村委會組織了關愛留守兒童的夏令營活動。103名留守兒童參與了隊列知識、手工剪紙、美術繪畫、唱歌、拔河安全知識普及等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難忘而有意義的暑假,鏡頭記錄下了一張張童真、淳樸的笑臉。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您每周都帶我到郊外爬山、涉水、寫生,給我講解大自然的美妙,教會我野外生存的技能,鼓勵我一直向前走?,F在,您又把這份執著帶到了山區,帶著留守兒童們就像當年領著我一樣,一步一步走,一點一點講,一筆一筆教。希望孩子們如同希望的種子能夠破土發芽,長出美好的未來。
2020年2月1日,新冠肆虐,華夏滿目瘡痍。您接到省委組織部通知:翌日即刻出發,趕往扶貧地點抗擊疫情。一紙通知,您放棄了休假,立即召開視頻會議通知所有隊員次日到集團集結進行工作安排。您不顧老詹和我的擔憂與不安,毅然奔赴抗疫前沿。臨走前,回頭對我說了一句:“照顧好媽媽,我走了?!?,為了貧困山區千百個父老鄉親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您舍棄了我們這個小家庭,不顧妻兒反對,義無反顧直奔疫情防控前沿,深入一線群眾中逐一排查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及經停過武漢的回鄉人員。家里兩代軍人、三代黨員,“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責任?!笔姑拓熑挝叶级?,可是這一次,我還是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2020年6月30日,老詹同志再次踏上團圓之旅。此次路途暴雨連綿,遭遇山洪災害。當日,雨河鎮人民政府就下了特急通知,要求所有職工群眾、父老鄉親及時撤離至高地的安全地帶,村委會駐村干部以及扶貧隊員隨時待命、電話暢通,轄區內如有災情險情,立即前往救災搶險。我知道自己啥都做不了,只能聯系在鎮雄縣城里的工友,一旦有險情立馬接應老詹同志出來,這樣您就可以安心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了。我備好了干糧和水,加足油料準備連夜驅車到鎮雄縣城接回老詹。洪水終于退去,我卻久久不能平靜,感到深深的恐懼和無助。
隨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圍繞“一收入、四保障”“兩提升”具體措施的推進落實,貧困村出列、貧困戶脫貧各項指標已實現,所有問題、短板、弱項均已清零見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并順利脫貧摘帽。龍井村取得如今的成就,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基層的具體實踐,是基層各級組織、黨員干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走進今日的龍井村易地搬遷安置點,映入眼簾的就是青山綠水,白墻紅瓦的小樓房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排列開來,村里的連戶路暢通無阻,老年人們也在夢國廣場上歡樂地跳廣場舞。今日的龍井村已經大變樣,大家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偉大的時代鑄就了偉大的事業。親愛的上校先生,在您踏上扶貧之路的那一刻起,我和老詹同志就堅定地站在了您的身后,咱們這個小家就立在了您的身后,我們只是全國千千萬萬個“扶貧家庭”的縮影,他們付出了時間、精力、真心、真情,舍棄了家人團聚來換取“脫貧攻堅戰役”的勝利。能夠參與脫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是您亦是我們仨人生中的精彩華章?!叭松嵌虝旱?,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多年以后,當我打開扶貧攻堅的“回憶錄”,可以自豪地說:“我爸爸參與了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
愛您的小黃毛丫頭
2020年7月31日書
【水總宣】杜曾潤 趙鵬 邱震宇供稿